html模版西安報業傳媒集團 數字報刊


誕生於西安、廣泛被科技界和社會接受和使用的名詞“硬科技”,隨著產業化的不斷推進,也讓科教資源豐富的大西安在經濟發展轉型升級中,越來越有底氣,越來越有拿得出手的“硬實力”!對於“硬科技”與西安的關系,第一個提出“硬科技”理念的中科創星創始合夥人米磊,在一次公開采訪中對記者說道:“西安是有機會成為下一個矽谷的!”

進銷存軟體推薦西安具備“硬科技”發展的良好生態

西安在發展硬科技方面有什麼優勢,一直是第一個提出“硬科技”理念的中科創星創始合夥人米磊和大力推動硬科技在大西安發展的陜西省西咸新區管委會副主任王飛研究的重要問題。最近,在他們兩個合寫的《深度解讀:領跑全球的硬科技是這樣的》文章中,他們提出大西安發展硬科技有幾個重要優勢。

首先,科技資源優勢穩居全國前列。“十二五”期間,陜西各類科研機構達到1176傢,各類高等院校116所,國傢級重點實驗室22個,國傢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7個,大型科學儀器協作共用網入網儀器設備總量超過8000套;西安交通大學國傢增材制造創新中心成為首批15個國傢創新中心之一;西安交通大學牽頭組建的“高端制造裝備協同創新中心”和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牽頭組建的“信息感知技術協同創新中心”入選國傢協同創新中心;在陜兩院院士64人,國傢“千人計劃”人選173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傢1832人。而陜西省的絕大部分科技資源都聚集在大西安區域。

其次,園區、基地和平臺承載能力顯著增強。目前,西安高新區在全國高新區中綜合排名靠前,西咸新區成為首批國傢雙創示范基地,西安全面創新改革試驗方案獲得國務院批復。陜西科技控股集團、陜西稀有金屬科工集團成功組建,西安交大科技創新港、西安光機所光電產業園建設順利推進,中興通訊最大的智能終端生產基地落戶西安。大西安地區已經形成瞭全鏈條創新創業服務體系,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三位一體、母體控股、股權激勵、資本運作”和西安光機所“開放辦所、專業孵化、擇機退出、創業生態”的創新模式(簡稱“一院一所模式”),成為全國范例。“一院一所模式”推動科技成果加速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有效解決瞭科技成果轉化難題,實現瞭地方經濟轉型發展和保持院所創新動力的雙贏。西安光機所還成立瞭國內首個專註於“硬科技”領域的高科技企業投資孵化平臺——中科創星,截至目前已經投資孵化瞭130多傢“硬科技”企業,包括人工智能、光子制造、航空航天等多個科技前沿領域。

同時,西安在航天、軍工、人工智能、通訊、光子制造、生物醫學等領域走在瞭國內前沿。在航空航天領域,航天九院771所研制的中央處理單元,保障瞭“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航天員和地面間的數據傳輸。航天六院承擔著部分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空間實驗室、飛船上各種主推力,姿、軌控發動機,熱控分系統及生命保障系統泵閥等動力系統的研制任務。九天微星利用太陽同步低軌(600公裡—800公裡高度)小型通信衛星或星座(衛星群)組成空間動態鏈路,實現高速通信太空網絡。在人工智能領域,馭勢科技依靠雙目攝像頭、毫米波雷達、超聲波雷達、嵌入式高性能服務器等零部件實現無人駕駛。在光子制造領域,奇芯光電自主研發瞭全球唯一高折射率差、低損耗、低成本及三維大規模光電子集成技術,多功能、多通道光通訊核心器件,實現瞭超大容量、超高密度光傳輸。在工業技術領域,陜鼓動力攻克瞭高效節能特大型軸流壓縮機和TRT裝置的核心技術,大型能量回收透平機組關鍵技術研究成果為國內外首創;華電集團啟動建設世界首套萬噸級甲醇制芳烴工業試驗裝置,使我國煤制芳烴大型產業鏈基本成型。在生物醫療領域,西北大學“一種類人膠原蛋白及其生產方法”榮獲2016年中國專利金獎;西安新通藥物的肝靶向化學1.1類新藥甲磺酸帕拉德福韋,成為世界首個乙肝靶向治療新藥。目前,陜西已超前部署多項重大前沿技術,成立北鬥、3D打印、機器人、大數據與雲計算等多個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設立基礎研究重大貢獻獎,出臺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若幹“硬措施”,推動這些前沿技術與產業的發展。

“我曾將美國矽谷的發展史與西安做過對比:矽谷崛起的要素如科教資源優勢、科技企業孵化、創新生態雨林等,西安並不匱乏,甚至遠遠優於矽谷。相信隨著‘硬科技’在西安的發展,西安是有機會成為下一個矽谷的。”米磊告訴記者。

大西安已經站在瞭“硬科台中庫存軟體技”的風口

“目前,全球有100多傢世界500強企業落戶西安,法國安盛、美國伊頓、普利司通、力成半導體等項目先後在西安安傢投產;IBM、三星、華為、中興等硬科技企業紛紛在西安落戶建廠。此外,西安各類科技創業園區數量已位居全國前列,‘構建科技產業園區、創新基地、公共研發平臺、加速器、孵化器、眾創空間等多層次、全體系的創新創業載體’已被寫入瞭西安市‘十三五’規劃綱要,大量的科技創業者在西安的開放沃土上耕耘收獲。目前,西安高新區形成瞭以半導體、智能終端、軟件和信息服務、生物醫藥產業鏈四個千億級產業集群為支撐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鏈;在高端裝備制造領域,已形成瞭汽車制造、能源裝備、特種裝備的研發與制造產業鏈,在工業4.0時代占據瞭制高點。”談到西安的硬科技發展,米磊這樣向媒體介紹。

談到如何塑造西安硬科技品牌,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下一步我市將成立硬科技發展聯盟、召開硬科技創新大會、設立硬科技專項支持資金、發佈硬科技發展評價報告、建設硬科技特色小鎮,強化國內外機構的戰略合作,建立集科技資源統籌、戰略智庫規劃、國際前沿技術研發、高端創新創業人才引進、創業投資與孵化為一體的硬科技創新發展機制。倡導“大國工匠”精神,率先在新一代信息技術、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等領域,在人工智能、生命科學、光電芯片、智能制造等方向形成突破,塑造西安科技“硬科技”的新品牌。

“硬科技會計記帳軟體”在西安光機所提出後,除瞭在西安備受重視,大西安的重要組成部分西咸新區也把“硬科技”作為“追趕超越”的重要抓手。2016年12月,全國首個“硬科技”小鎮在西咸新區揭牌;2017年1月20日,西咸新區灃西新城正式對外發佈“硬科技”小鎮建設規劃。今年以來,隨著西工大無人機小鎮、西部科技創新港項目的開工,3D打印小鎮的選址,西咸新區開啟“硬科技”時代,成為西咸新區下一個追趕超越的風口。

“國傢競爭要靠‘硬實力’,‘硬科技’對應‘硬實力’。我認為硬科技是具有實體性、核心性、自主性和原創性的技術,具有較高技術門檻和技術壁壘。我們已經在‘硬科技’下延伸出瞭‘硬科技小鎮台中進銷存’這樣一個實體出來,關於硬科技的系統性研究也已經在逐步釋放給公眾。現在百度搜索‘硬科技小鎮’這個關鍵詞,有60多萬條,大部分都指向瞭西咸新區。”西咸新區管委會副主任王飛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記者瞭解到,灃西新城硬科技小鎮以“科技成果轉化基地”為整體定位,將涵蓋人才培訓、研發試驗、中試應用、成果展示、技術交易、孵化辦公、工業生產和創業服務等“硬科技”產業的全鏈條業態,讓“硬科技”在這裡“安傢”。目前,已有包括中科創星、中航工業、賽迪研究院等一批“硬科技”企業聚集於此。待2018年小鎮全面建成投入使用後,或將吸引上千傢“硬科技”企業入駐。小鎮將實行高校、地方政府、投資公司多方合作建設機制,發揮陜西科教優勢鮮明、軍工產業聚集的優勢,積極吸納社會資源,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西北工業大學無人機產業化基地項目投資10億元以上,將於2018年底建成。建成後,將成為西工大新興學科方向的培育平臺、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平臺、科技成果的轉化平臺、社會影響力的展示平臺和陜西在“一帶一路”建設方面的新亮點。中國西部科技創新港是教育部與陜西省合作共建、西安交大與西咸新區聯建,創新服務國傢戰略及地方發展的國傢級項目,位於西咸新區灃西新城。未來將建設成為一個集科研、教育、轉孵化和綜合服務配套四大板塊和23個研究院、研究中心,擁有校區、園區、社區功能集成的智慧學鎮。規劃用地5000多畝,建設面積360萬平方米。建成後將吸引至少500傢國內外知名企業入駐、每年新增發明專利1000件以上、轉化技術500件以上。

“從目前財務軟體發展態勢來看,大西安已經站在瞭‘硬科技’的風口,即將翱翔。”王飛說。

記者楊斌鵠

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

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


C6114A65ECACD73D
arrow
arrow

    jzt51tl55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